調節枕頭高度的方法

  • 1. 拉開枕頭側面的拉鍊
  • 2. 添加或取出內芯物料
  • 3. 將枕頭揺匀,使其內芯物料重新平均(如以下影片)

甚麼枕頭高度最合適自己

以下內容是我們經過與不同客人交談,自己使用經驗,以及協助不同客人一起找尋合適枕頭高度而歸納而成,相信能協助到你!

開始之前有數樣事情需要先講講:

  1. 最合適的枕頭高度是讓人體在睡覺時,枕頭可以配合本身身體肩頸本來的自然弧度。
  2. 每一個人體型、頸的長短、體重、對枕頭高度的喜好等都不同。在調節枕頭時,放膽按自己喜好和直覺去調節,那怕好像很奇怪和不合理(例如:抽出了很多棉),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合適配合本身身體肩頸本來的自然弧度即可。

何謂合適的枕頭高度

合適的枕頭高度一般是指在睡覺時,人的頭、頸、以及脊椎應成一直線。

不同睡姿和體型的人,會有不同的合適枕頭高度。

在說明何謂合適枕頭高度時,「人的頭、頸、以及脊椎應成一直線」這個說法是大致正確的,但它有兩個致命的問題:

  • 何謂成一直線?我如何知道自己睡覺時,身體能否成一直線?
  • 大部份人的頸和脊椎本身都不是完美的直線,過份追求直線會造成不適

第一,成一直線這個說法的問題是「太虛」。自己在睡覺時是看不到的,而叫枕邊人去看,大多數都亦是看不到,會說那些「我覺得無咩問題,睇落都幾直」之類說話,對整件事幫助不大。畢竟要去看身體是否成一直線很難。以前我們亦試過用此「成一直線」說法去協助客人調整合適枕頭高度,但現在亦不會了,因為對大部份人來說,此說法不能有助解決問題。

另外有一個問題,其實大部份人的頸和脊椎本身都不是完美的直線,尤其頸部。如果在街上細心留意的話大部份人的頸部都是微微前傾的,有些人前傾多點,有些人輕微點。所以若過份追求要身體頭、頸、身體成一直線是未必合適自己,反而會造成不適。這個可以參考下圖:

在 A 先生的情況,由於他本身頸和身體都是直線,因此「成一直線」這個方法可以協助到他。但在 B 和 C 先生的情況,他們的頸和大部份人一樣,是微微前傾。所以假如 B 和 C 兩個要調整枕頭高度嘅時候,若然他們要將枕頭調低,令「身體成一直線」,會反而不能配合到他們本身身體頸的形狀,條頸會被硬生生地拉後,當然確實他們能成一直線,但卻不是身體最舒服,最合適的姿勢,因此晚上肌肉就會拉著,就會第二日早上酸痛,亦即係「瞓捩頸」。

一個比較好的建議是按自己身型和感覺:枕頭現在的高度會不會讓自己的頸「岳前」或者「岳後」?或者如果是側睡的話,枕頭會否太低讓自己貼床一邊的膊頭壓住不舒服?抑或枕頭太高讓頭好像頂高了,頸部不舒服?因為只有調節合適的高度,才可以配合肩頸本來的自然弧度和身型。

不用想得太複雜,以自己慣常的睡姿感覺,並調節枕頭內芯份量,搖勻,直至感覺舒適。

找尋自己的睡姿

睡姿對於合適的枕頭高度會有頗大影響。同一個人,採用不同睡姿會需要不同的枕頭高度。這是認真的。一般來說,側睡會需要較高的枕頭,而仰睡則是較合適使用較矮的枕頭。如果客人已經有一個慣用睡姿並且已清楚自己該睡姿,可以忽略此部份。這部份是寫給一些可能不清楚自己睡姿的客人。

如果你對自己睡姿不太肯定,以下我們關於尋找睡姿的方法應可以幫到你:

好多人會以為自己入睡時的睡姿是為自己的慣常睡姿,但其實未必正確,因為我們睡覺其實並不是靜止的。入眠後大部份人都會輾轉反側,因而入睡時的睡姿未必是自己的真正睡姿。要找到自己的真正睡姿,你可以試下留意自己睡醒一刻時的姿勢。每朝一覺起來,首先暫且別動,留意自己該刻睡姿。嘗試留意多數日,最好一至兩星期,你就會找到自己最多使用的「慣常睡姿」,這一個方法會比起留意入睡時的睡姿更準確。

以以上的方法,客人應可找尋到平日常用的睡姿,即可以該睡姿為基礎,調節合適自己的枕頭高度。

大部份客人認為合適的填充份量(只供參考)

以下我們將會分享其他客人多數認為合適的枕頭填充份量是多少。一如開初所及,每一個人的體型、頸的長度、枕頭高度偏好都不同,其他人多數喜歡的枕頭高度亦不一定合適自己,因此以下的數值只供參考,一切必需按自己喜歡為準。

側睡客人意見:

一般來說,側睡的客人多會認為基於我們出廠時「過量填充」的份量輕微加多減少調整一下就已合適。視乎自己身型喜好以及床褥軟硬度增添或減少內芯物料份量即可,一般都不會超過要抽出/增加多於出廠時枕頭內 25% 內芯。

平瞓客人意見:

平瞓的客人整體多數會反映枕頭的填充份量是超級充足及多了很多。有不下於一位客人都反映,開初以為可能小量抽棉出來即可,但總是感覺枕頭「太硬」,OK但並非很舒服,於是把心一橫,有日一次過抽了很多棉出來,突然就變得好舒服了。

多數平瞓的客人一般反映要抽出約四份一的棉(客人都說是:很多很多),再搖勻枕頭就會合適。這份量因人而異,但客人所說的亦可作參考。

我們自己認為,以現時枕頭 Overfilled 的程度,應該確實是需要抽取更多棉芯才會合適。

測試合適自己的枕頭高度

不用想得太複雜,以自己慣常的睡姿感覺去測試自己合適的枕頭高度。

根據以往經驗,以上的建議應已可讓絕大部份客人找到合適的枕頭高度。緊記不要將事情複雜化,因為當你越想越複雜,要找尋合適的高度也會越來越難。放鬆,大膽去試不同的枕頭高度,但不要將事情想得太難。其他客人可以簡單找到合適自己的枕頭高度,你也一定可以。

如果在一時三刻抽棉補棉時再躺上去這方法試不了,亦可當晚睡一晚兩晚試試。如果不懂如何去試,亦可以試一晚頗高,再試一晚頗低,兩晚的差別要夠大,試試自己偏好那一晚的枕頭高度,並基於該高度調節。

在試的時候,可以參考以上其他客人認為合適的填充份量,以該為基礎調整。

床褥對於枕頭高度的影響

如果使用的床褥較硬,所需的枕頭一般會可以高一點。相反,如果床褥較軟,則可使用較低的枕頭。

原因是在較軟的床褥上,客人的身體會較易「沉了下去」,變相枕頭好像升高了,因此,枕頭在軟床褥上用矮一點才會較合適。相反,當床褥較硬,身體則不會如同在軟床褥上「沉了下去」,因而相對起來,枕頭會較在軟床褥上需要更高一點。

睡覺的位置對枕頭的影響(枕頭內芯擠到頭上)

問:我睡醒時,發覺枕頭的棉芯都好像擠推了到頭頂上,自己睡的位置卻陷下(如圖),為什麼?

答:

  • 這情況是好簡單可以解決的。只是睡覺時的睡覺位置問題,只要輕輕調整習慣即可。
  • 現時客人是睡覺時因為頭部落點是為得比較近枕頭邊位位置,睡得近邊位,因而「擠」了枕頭的內芯棉上頭頂。
  • 由於我們枕頭使用填充式設計,枕芯物料的棉係可以自由移動的,而現時這個情況,只是因為部份枕芯因為睡姿睡得太低,擠推了到枕頭頂部位置
  • 解決方法是要比平日睡得高一點,將枕頭睡到貼近自己頸部多點。意思是不要睡在枕頭邊邊位置,而是睡得更入一點,睡到枕頭中間位置,膊頭視乎喜好可以輕輕碰著或疊上枕頭。客人可再以這個方式去調較枕頭高度(可能會與本來枕頭高度不同,多數是可以再抽出更多棉),較好亦如影片內指示搖勻(詳情可見:3 枕頭長期使用的保養方法)。這個方法去睡應可解決早前問題。
  • 平瞓時,有些客人亦喜歡將膊頭疊少少在枕頭上面,用枕頭最高最凸嘅位去配合自己條頸凹入去的位。當個頭睡在枕頭較高的位置時候,枕頭最高的位置就可以承托住個頸位,個承托就會更好。如果個頭睡得太低,壓力集中在枕頭底,內棉就好可以擠曬上去,就會變得容易「走位」。

枕頭高度不合的跡象

  • 一睡上枕頭時,已感到高度不合適
  • 睡覺時感到不適
  • 睡醒後,感覺肩頸不舒服甚至酸痛

遇到以上情況,我們建議客人應調節枕頭高度,並揺匀枕頭再試。如果完全不知道甚麼高度合適自己,建議可以試一晚頗高,再試一晚頗低,兩晚的差別要夠大,試試自己偏好那一晚的枕頭高度,並基於該高度調節。這個方法應該會較易試。

如果是睡醒後,感覺肩頸不舒服甚至酸痛,最大可能是枕頭高度不合,另一個可能是睡覺時頸部不貼服枕頭,因此我們建議客人亦將枕頭睡到貼近自己頸部多點。曾經有客人遇到睡醒後感到肩頸不適情況,而我們一起反覆研究,最後發現原來是因為平日她睡覺時枕頭與頸部之間有空隙,枕頭不是完全能夠貼著頸部,因而睡著後頸部用力拉緊,起來時因而感到不適。這亦可能是原因之一。

如果需要更多協助,可以隨時聯絡我們的 email (support@repillow.co) 或 Facebook/ Instagram,並且請我們協助。